我对未来的预测

我对未来的预测

·

1 min read

2019 年在《财富自由之路》的读书笔记里,效仿李笑来,写下「我对未来的预测」:

  • 重复工作被技术代替->学编程

  • 定制化服务->学习生涯规划

  • 穿戴设备->暂无

  • 爱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转行职业教育

  • 自由职业越来越多->开发被动收入作品

  • 虚拟消费追赶实体消费->暂无

2020 年,我又做了一张 Xmind 脑图,试着找我感兴趣、且能写的话题。

拖拖拉拉到今天,很多感觉都变了。根本的原因,就是识别「想象」和「现实」的区别,也就是李笑来说的「刚需」。什么「重复工作被技术代替、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都是因为我喜欢搞搞工具,我向往自由职业催生出来的幻象。比如英语和编程,到今天都没有强烈的需求推动我去学,屡战屡败。不放手就是攒败绩的负能量深坑。

慢慢对英语红利、万物互联、自由职业、启蒙教育祛魅。英语很有用,但我沉浸式插件一键翻译,没有学英语的场景;物联网大势所趋,汽车也变得像手机,越来越智能,但我这点个人量化数据,繁琐笨拙,纯个人爱好,根本没市场;自由职业是个中间态,是给「不想打工但还没找到要做什么」的人的中转站,只能做流动人的生意,很虚;至于「教育」,没人想被教育,在刷抖音和专业书之间,前者永远是默认选项。

剩下虚拟经济、人人技术、国民理财,也是因为我很早接触互联网,我会做交易带来的幻象。不痛不痒的挂在那,到今天也没有做出能投放到市场被测试的产品。

吐槽归吐槽,还是说下我的观察。

年轻人整顿传统市场

我们楼下菜场进门第一家,老板是一对卖菜的年轻夫妇,看着不到 30 岁,每天早上路过人都围满。在他们家买菜,从不废话,也不担心少称,不张口要也会主动送葱。

前不久在最繁华的步行街,新开了一家夜包子,牛肉大包 5 块钱一个,从揉面师傅到收银员全是年轻人。面皮有嚼劲,牛肉颗粒感十足,各个浸油,新鲜辣口。

有段时间很迷茶农王大鹏,看他在 B 站收茶叶。结果人家也是个 90 后,从爸妈那儿继承手艺当了茶农。现在全国跑着收茶叶,自己办厂,开网店卖茶叶。

卖菜、卖包子、卖茶叶,原来只有长辈做的行当,年轻人跑步上场。如果传统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的话,有哪些被年轻人诟病最多、最曲解的行业?农业、畜牧业、中医。

智能人生

我总觉得离《头号玩家》里的世界不远。只需要戴上头盔,就能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有先进的体感设备,肉体只是媒介。就像随身听变成 MP3,小灵通变成智能手机,到现在新能源汽车。传统的大件联网数字化,汽车也能像手机一样能升级系统,甚至收服务费了。那将来有没有新能源房子、新能源人呢?

老龄,少子,不婚

老生常谈的大问题不说了。月初我奶奶去世,跟着我爸走了一遍丧葬流程。在宜昌郊区的公墓,双人合墓花了小 2 万,每 20 年续费一次,零散费用一张纸都列不完。下葬前在公墓商店买 9 枚随葬铜钱 100 块,菊花 45 块,都不还价。在殡仪馆和公墓主持仪式的工作人员看着年龄不大。如果不怕、不排斥丧葬服务,按现在中国的老龄速度,养老和丧葬市场是有的。

钱流

中国人的理财渠道不多,存银行、买房、买股票基金、买黄金。银行存款和保单利率走低,房价萎靡不振,上证指数烂泥扶不上墙。比特币纳斯达克黄金一路狂飙,但是外汇管制,虚拟货币禁止交易,只剩下黄金。

但资产这东西,周期性太强,现在禁止或不行的资产只能理解为「熊市」,不能认为是「死市」。熊市我们该做的是默默提高能力,定投。别看现在要死不活大家都说走了走了,别等了,一旦闪电劈下来又全涌进来了。那时候,我要确保自己在场

除了预测将来有什么变化,还有贝索斯那句「人们经常问我,未来五到十年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很少被问到,未来五到十年什么不会改变?」多快好省不变,青年四大梦不变——人生价值、良师益友、终生志业、爱的追寻。

世界怎么变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自己肯干。对我来说,能一劳永逸活在未来的方法,大概是——作品,作品可以帮我解释所有。有什么想法就学就干,然后把践行的经验写下来,数据越好越刚需,一路干一路写,写到世界充满爱。

🔗

2023 年继续打磨的 4 项技能

用麦肯锡模型实现技能卡变现

💳 想支持我并订阅我的动态和读书笔记,请购买我的 Telegram 频道,现价 499 元,我会用这份收入采集更多内容,用创作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