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歌的故事
《我是歌手》前几天的淘汰赛有了结果。
说实话,其实并不意外,避开现场观众说陈洁仪疯狂走音这部分不谈。
她选的这首《心如刀割》,不管怎么说,比赛的话,慢歌太不讨喜。
So.陈洁仪OUT~(奔跑吧即视感)
我是半个爱音乐的人,所以也算关注音乐。
在知乎专栏里关注了5个频道,音乐的《乱弹琴》就是其中之一。
我喜欢看专业的点评,哪怕是乐理音符一窍不通,但是音乐不就是这样,张嘴就来吗?哪里管这些。
大概是之前被我爸熏陶的吧,可我向来只一个人乱哼哼,什么都是野路子。
从没人吐槽,更谈不上肯定。
直到六年级那一年,我用复读机把学到的歌录了又删,删了又唱。
那天中午回家午休完来学校,有三个同学拿着我的录音机把玩。
两男一女,在放我唱的《七里香》,我一把夺过来,面色不悦,却更像是羞怯。
结果女生说了一句:“张,唱得不错哦。”
直到初二的音乐课,老师在期末考试上要求每位同学上台独唱或合唱一首歌。
可以是流行歌,可以是课本上的歌,只要不情情爱爱、你死我活,随意。
我犹豫再三,还是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台合唱了一首课本的歌,中规中矩。
人多,最少不那么害怕。
下台回到座位,后面的女同学说:“张,唱的可以啊。”
直到我上高中,每天和好基友泡在一起,上学上课读书吃饭,他唱歌。
他是个很爱唱歌的人,上过不少次台,也拿过一些学校的奖。
常常和我一起在家做作业时就用手机放着歌,他跟着唱,我会跟着哼。
校园歌手大赛,同班某同学去参加,他回来有些忿忿。
说:“我X,说实话感觉他唱的还不如你。”
我是很少去KTV的人,那一次约着他和朋友一起去KTV.
他唱的确实很好,向来是麦霸。
但是我总窝在那里也不是个事,所以他们哄我随便唱一首。
我说:“好吧,那我自己去点”,我紧张的冒冷汗,腿也开始不听使唤。
点了一首Eason的《浮夸》。唱毕。
他们说:“张,不错不错,好听啊!”
他说:“X,我是真没想到你会唱《浮夸》,把老子惊呆了。”
我尴尬笑笑,心里窃喜。
现在KTV也去了无数次,没了当年拿到话筒就会紧张的局促。
但唱歌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不会在洗澡时唱,也不会在无聊时唱。
有一些儿时的爱好变得不再爱,可能更多的成了技能,却不再是取悦自己,而是别人。
最后,只是变成了你默默关注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