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大数据:涂俊杰 2016 年的 8760 小时
2016 年 12 月月中就出了年报的初稿,时隔半月又有些新的思考,更新了全部数据,同时在「2016 年总结」下新增「娱乐」和「出行」两个模块,最终定稿。
#
虽然这份报告有各种各样的不足,大多环节也是我在执行中改进,导致数据误差、记录缺失,只算是一个测试版,但它凝聚了我一年的心血,而且我相信 2017 年,我能做得更好。
我在知乎问题「时间管理大家都有什么工具和技巧?」下回答过:
2015 年年末,我在知乎上浏览「怎么总结你的 2015 年?」时,很想说些什么,却又无从谈起。
为了不让尴尬重现,我从 2016 年 1 月 18 日开始记录消费情况;3 月 19 日开始记录热点事件;5 月 23 日开始记录生活数据;5 月 29 日开始写周记;6 月 2 日开始写月记;6 月 7 日开始恢复日记;10 月 9 日开始记录时间消耗;10 月 10 日开始记录人际关系;12 月 11 日开始编写个人年报。部分数据记录如下图。
[生活记录]
[热点记录]
期间多次修改、升级数据记录形式,其中「生活记录」截至目前保留的统计项目有:日期、周数、星期、高效工作小时、评级、运动类型、运动分钟、跑步公里、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日步数、总公里数、体重、日记数、热点数、打字字数、电脑字数、手机字数、电脑打开网页数、读书分钟、书名、书评数、影评数、随笔数、游记数、复盘数、写作字数、写作篇数、收入数、支出数,共 32 项。
接下来我将按照月记事、时间管理、2016 年总结、2017 年计划,结尾感言五大块来梳理我 2016 年的得失与感想,希望对自己这一年有个交代。
#
壹丨按月记事
月记事的工作部分就不讲了,因为我在知乎「运营总监或运营经理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这个问题下已经回答的很详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看下。
四月份之前,每天梳理的日记断断续续,所以上半年的记录大多凭记忆。(以下内容均为节选。)
- 2016 年 01 月
新的一年,默默给自己定了好些目标。公司离住的地方很远,地铁大概一小时,不过还好,不用走太多路。年前公司事情很多,各种专题要赶着上线。算好时间,准备回家。开始记账。
[上下九]
[罗胖《时间的朋友》演讲]
- 2016 年 02 月
公司放假,我多请假 3 天,提前回家。回去给小朋友带礼物,给爹妈包了红包。在家呆了半个月,不想走了。年夜饭,不管在哪,只要家人团聚就好。
[UNO]
[离家]
- 2016 年 03 月
回广州,公司开始素食,组织去旅游,遇雨。母亲大人过生日,为她写了一篇文章。好久没见的初中同学和挚友都来广州,分别约他们出来吃饭。更换住处。
[公司的素食]
[石门森林公园]
- 2016 年 04 月
和女朋友还有她的同事,一起去沙湾古镇,吃鱼皮。在住的周边找到一家小龙虾的饭馆,味道不错,老板也是湖北人。把我爸的老古董 WP 换掉了。被好友安利游戏「贪婪洞窟」。
[小龙虾]
[招财]
- 2016 年 05 月
决定早起跑步,同时周末开始在家开灶。学习使用目标管理软件 Doit,接触 GTD,用 EXCEL 表收集数据。常去楼下一家烤生蚝店,味道不错。周末去广图,陪朋友买电脑,回来把自己的笔记本拆了清灰。学写读书笔记。家人过生日。买了一堆「三只松鼠」的芒果干和爆米花。迷《极限挑战》,每期必看。学习定投和宝宝类产品理财知识,总结成文。
[洋葱牛肉材料]
[拆机清灰]
- 2016 年 06 月
买「和秋叶学 PPT」,结果看了不到 5 次。公司从番禺搬到珠江新城,和同事去「海底捞」聚餐。买了很多零食,看了不少综艺。感冒。使用微众银行。地铁口开始限流。
[公司搬家]
[海底捞]
- 2016 年 07 月
和女朋友去「外伶仃岛」旅游 3 天 2 夜。去兰圃回民街吃牛羊肉。游泳。买了一张电脑桌。被某 APP 邀请当种子用户。看了 N 部电影。
[外伶仃岛]
[外伶仃岛]
- 2016 年 08 月
开始用 Keep 室内锻炼。去长隆水上乐园。台风「妮妲」跑偏。和朋友一起吃寿司,唱 K。手机屏碎,换了一加 3。重装公司电脑系统。去新市吃牛排 + 鱿鱼 + 大香肠,去上下九,吃生蚝扇贝鱼皮。买小米手环 2,安利给朋友。好友婷结婚,汤怀孕。开始投稿。吃了今年最后一顿小龙虾。玩了几天「疯狂动物园」。更新周记、月记模板。发朋友圈,开始 #21 天早起 #计划。
[长隆水上乐园]
[一加 3 拆机]
- 2016 年 09 月
公司开始双休。文章投稿被艾奇 SEM、为知笔记录用。被安利买了黄桃罐头、卫龙辣条、川味兔腿。中秋和初中同学一起溜达,吃分米鸡。玩了几天「贪吃蛇大作战」。跑步膝盖疼,降低频率。回家,和女朋友、我妈、好友去武汉户部巷、欢乐谷玩。
[武汉欢乐谷]
[公司下午茶]
- 2016 年 10 月
十・一回家,和好友相聚。新增了 RFM 人际关系表。接单淘宝文案。办京东白条卡。洗牙。开始使用 aTimeLogger 记录时间消耗。技术经理婚宴。把家里的沙发和顶灯换了。360 云盘被封,转移到腾讯微云。和朋友一起吃大头虾,聊泰国游计划。知乎产生第一百个关注者。
[希希]
[下牢溪烧烤]
- 2016 年 11 月
管理文在插座学院发表。确定泰国行程。周末看电影、逛宜家,聚餐烧烤。加入艾奇 SEM 专家团、宋星 iCDO 原创团队。发现住处有一家饭馆味道不错。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人生方向。
[牛肉炖萝卜]
[室内烧烤]
- 2016 年 12 月
精进之路文章发表。泰国游订票、换泰铢。吃寿司、筒骨粉,探蟹。感冒。#21 天早起 #计划结束,同时开始 #100 天 TED# 新计划。体检。写 2016 大数据、大事件年报。上线微信公众号「百天自律行动」。
[干锅牛蛙]
[探蟹]
[广州蓝]
贰丨时间管理
如果说 2016 年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我想是个人提升,进一步细分的话就是时间管理。虽然我起步晚,但是不妨碍我对时间管理和数据分析的热爱。
因为我从 2016 年 10 月 10 日才开始时间记录,所以只显示了 10 至 12 月,数据统计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3:43:00,共记录 2014 小时 19 分钟 55 秒,时间片段 4149 个。
1. 总览
[类目耗时百分比]
[时间片段]
1)家庭时间,002:37:08,占比 00.13%,时间片段 0021 个;
2)社会交际,031:10:30,占比 01.55%,时间片段 0101 个;
3)工作事业,157:51:43,占比 07.84%,时间片段 0484 个;
4)交通出行,158:42:54,占比 07.88%,时间片段 0476 个;
5)学习成长,511:10:29,占比 25.38%,时间片段 1284 个;
6)健康生活,527:20:16,占比 26.18%,时间片段 1682 个;
7)睡眠时间,625:26:55,占比 31.05%,时间片段 0101 个;
2. 分月
- 2016 年 10 月
[10 月耗时(有缺漏)]
- 2016 年 11 月
[11 月耗时]
- 2016 年 12 月
[12 月耗时]
3. 感言
在我学习时间管理的路上,感谢 @剑飞 @邹小强两位给予我的帮助和启发。
我们生活在时间里,每一个行为都伴随着时间的消耗。从我个人的时间消耗中可以发现,睡眠就占据了我一天 30% 时间,也就是 24h*0.3=7.2h。如果我能尽量减少睡眠时间,这样就可以把这部分时间转移到其他方面,不管是学习娱乐还是工作事业。
睡眠被我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当然,这个浪费建立在 7-8h 保证良好睡眠之后的消耗,所以我现在会把每天的睡眠时间控制在 7h,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另外,我尽量把单周娱乐时间控制在 14h 以下。
剑飞曾经在个人大数据中强调:
个人大数据,如果不进行记录,就会消失,再也不会找回来。
我做个人大数据的初衷,只是想知道我的时间消耗在哪,问题出在哪。但是推进的越久,思考的越多,慢慢发现我们自身就是最小的试验单元。我开始通过数据还原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测试和约束,把自己变成「产品」中的「典型用户」。
时间管理并不复杂,记录 —— 整理分析 —— 再规划。我每天花在打点记录上的时间,大概是 15-20 分钟,不长,但是初学者会觉得繁琐。特别是每做一件事情之前,脑子里都会自动走一个这样的流程:我现在做的这件事属于什么时间类型→我能在这件事上消耗多久。如果能坚持,会开始形成一种对时间的知觉,这种感觉很奇妙。
最后,我想说的是,时间管理它在教我怎么做一个诚实的人,卸下面具和伪装。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隐瞒和欺骗,但在数据面前,它就像一面镜子,一览无余,让你坦然的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
叁丨 2016 年总结
2016 年的总结,被我划分成了目标、日常、娱乐、行程、运动、读书、写作、人际、收支、百天计划,十个部分。
1. 目标
2015 年尾定的计划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所以目标只能凭记忆来写。
√一年回 2 次家
√每年体检一次
√洗牙
× 存钱
× 学习 PPT 制作
× 去蹦极
× 换手机 / 电脑
× 一年读 48 本书
× 每天背 10 个单词
× 一年旅游 2 次
原定的 10 个目标里,只完成了 3 个。过年和十一分别回了一趟家。10 月的时候去医院洗牙。12 月底去医院做一次常规体检。年初办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但是一直放在柜子里吃灰,哪怕里香港这么近,也没过去看一次。不过幸好,之前说的去泰国游,今年终于落地。本来还打算把手边的电子产品全部换一遍,但是最终只换了手机,电脑还是将就着用。
旅游方面,今年就去了一次「外伶仃岛」。还说要去白云山蹦极,但是听说高度只有 40m 就没了兴致,明年试试能不能直接去澳门塔(还想去跳伞)。读书和学单词,读书完成了 80%,但是效率还不够高。英语,唉,又是 0 分。
2. 日常
1)评级
[单月评级体系]
单项满分为 0.5 分,8 月底为什么我要开展早起计划?大概是因为 7,8 两个月太颓废。不过还好,写作一直都没放弃。
2)日记
[日记 + 热点事件]
热点数量平稳,日记工作在 5 月后开始更加注重全面性,大事小事都会收集。
3)日常
[打字字数&浏览网页数]
手机聊天打字的数量居然也不少。
3. 娱乐
[2016 年看过的综艺]
[2016 年看过的电视剧]
[2016 年看过的电影]
[2016 年看过的纪录片]
[2016 年看过的杂项视频]
之前不注重记录,数据都是通过日记和小部分事件记录找回来的,真实情况比这些要多,另外因为数据不全偷懒了,「all」代表每期都看或是看完,「/」表示没看完。2017 年可以增加时间记录,观察每年在视频中的耗时。
4. 行程
[部分出行数据]
正常来说出行数量应该在 50 次(年 52 周)以上,但是没记录找不回来,只记得这些。
5. 运动
1)时长
[运动时间和日步数]
2)类型
[单位:秒;个;个;个]
6. 读书
1)目录
[已阅书单]
2)数据
[阅读用时]
我读书多在通勤地铁、公交上,6 月公司搬到珠江新城后,地铁时间减少,同时也减少了阅读时间。所以啊,少年,不要想着回家看书、早起看书,如果你连在地铁上的碎片时间都不能利用起来,回到家你说你看书,你自己信吗。
3)荐书
5 月更新了之前囫囵吞枣的读书方法,开始着手写读书笔记,只要不是弃读的书,每本都写。今年一共读了 41 本书,距离 48 本还差一点儿,继续努力。
读书是我觉得什么时候开始都已经晚了的事情。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究竟有多大的力量,我拿 @采铜写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举例。原书中提到过 49 本书,我相信,如果不是采铜巨大的阅读量,是不可能写出这么多普通人想不到的思维盲点并总结成册。所以,书中自有黄金屋,平均每年读 52 本书就是我今后的目标。
[《精进》中提到的书籍]
最后,虽然读书完全凭个人喜好,但是我还是想推荐我评分为「4」,表示值得反复阅读的几本书,供大家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2 小时品牌素养》、《看见》、《精益创业》、《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关键对话》、《创业维艰》。
7. 写作
1)类目
[不同类型文章写作字数]
2)数据
[字数&篇数]
从 7 月开始投稿,「复盘」即投稿文章。随笔的产出一直很稳定,游记是最少的。2016 年全年,共写 190 篇文章,281048 字。百丈玉竹,十年生根。
8. 人际
1)排行
[前 25 名排名,隐去姓名]
2)占比
[全员关系分类占比]
[只沟通过 1 次人数占总人数比例]
记录 83 天共和 210 人有过沟通,其中只沟通过 1 次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居然达到 56.19%,挺吓人的。
人际关系这张表想了很久,包括如何运用 RFM 模型、排名算法,不同的因子项等等问题,更新了很多次。后期也受到了一些启发,我尝试重做,但是手工量太大,所以暂时搁置。
9. 收支
[收支曲线]
10. 百天计划
2016 年 8 月 29 号我开始了第一个百天计划「#21 天早起 #」,开始之后我决定把这个百天计划延续下去,希望每年都能有 3 个百天计划。(目前正在进行 #100 天 TED 计划 #。)
[#21 天早起 #打卡]
一年时间真的太快也太短,我做的任何事,只是想留下一点什么。
肆丨 2017 年计划
2017 年的计划在被细分之前,我先确定它的关键词:社交、品质、自律。
1. 社交
参加 2 场以上线上或线下分享会
建百天自律群,群成员达到 9 人
一年联系 365 个超过 1 次沟通的人
2. 品质
回家 2 次以上
全身体检至少 1 次
出市旅游 3 次以上
出 24 岁小自传
穿正装超过 120 天
3. 自律
每日 / 周 / 月 / 年做记录
日更微信日记
写复盘长文 12 篇以上
每年 3 次「百天计划」
锻炼超过 120 天,出人鱼线
读书 52 本以上
写作 36W 字
还有部分目标没列出来。定目标的原则是必须「量化」,方便总结时有数据可循。我提倡大家按照「12 件事,1 个目标」来定年计划,每个月完成一件重大的事情,每一年达成一个目标。{每到年末都是立 flag 的好时机,多少要写点儿,不然连被打脸的机会都没有(微笑)。}
伍丨结尾感言
这份测试版本的年报,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包括数据收集的详细程度、数据的展现形式、图表的美观等等。越是深究,想法越多,留给明年进步。
能比较完整的记录一年的数据,最后总结成文,不掩饰的说,我觉得很骄傲、特别骄傲,这种骄傲的感觉在我高中做数理化读书笔记之后就很少有了。有时候我会想,2016 年好像没完成什么人生大事,但是回顾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突然觉得人生哪儿有什么大事啊,所有成功都是从小事开始,慢慢累积起来的。
关于 2017 年,我有很多期待和愿望,并且还伴随着一种特别强烈的预感,我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