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俊杰的 2018 年的角色分配饼图

Dec 7, 2018·

1 min read

角色饼图是今年年报新增的分析,主要用来还原 “财富 = 家庭或人际关系,健康,自由” 中的 “家庭或人际关系” 在我生活中的实际占比。

一定要 “实际”,是我说多了,也听多了类似 “我希望明年可以更多和家人沟通”,“我很后悔没有多陪陪家人朋友” 的话,然而新的一年,依然各玩儿各的。

我很认同崔西的观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和他人取得具体的、可测量的结果。而你的家庭关系,要求的则是时间投入的数量。” 说自己有多爱父母不算,亮出陪伴的时间。

因为 2018 年下半年才开始意识到 “角色管理”,所以之前很多数据都没打标记,缺漏在所难免,但我仍然我试着在数据中 “以备注过的关键字” 来界定我在 “职员”,“学生”,“爱人”,“儿子”,“朋友” 身份上的耗时,了解大概。

定义:

  • 职员 = 工作时间

  • 学生 = 阅览、读书时间

  • 爱人 = 备注关键词 “XX” 的时间总和

  • 朋友 = 备注关键词 “YY” 的时间总和

得到:

  • 耗时 / 标签统计时间之和

  • 耗时 / 自然年时间之和

看了这份数据挺惭愧的,出了社会后,大多数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和学习,冷落了最重要的家人爱人和朋友,2019 年我会给自己新的规划,让饼图慢慢恢复平衡。

人生需要扮演的角色有很多,“丈夫,儿子,父亲,领导,学生,自己...” 但多少人认真想过,“不同阶段我该在哪个角色上投入更多?把哪个角色做好,这辈子才会少后悔。” 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如何实现角色记录功能:

TimeTrack 用户直接给活动添加 “标签”,然后导出到 Excel 统计 “标签” 耗时,做个透视即可。

aTimeLogger 没有 “标签” 功能,但是可以利用 “输入法快捷短语 + 备注” 的功能实现。比如,我设置了输入 “ez” 时,弹出 “Tag:儿子” 的快捷短语,直接选中,在导出数据中筛选 “Tag:XX” 即可,这是我正在使用的替代方案。

最后多说一句,你必须先定义清楚什么情况下能使用 “标签”(即你开始扮演这个角色),我的条件是:1)双方共同参与;2)有实质性的交流。所以,即便是你和父母共处一室,他在看电视,你在玩电脑,这种可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