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列出目标只完成了 “年度计划” 的 ⅓
不卖关子,我认为完整的年度计划有三个步骤:
列出目标
预测价值
追踪目标
在我的 2019 年目标中,我已经向大家展示了我列目标的逻辑。
单纯列出目标只完成了年度计划的第一步。最近开始做第二步 “预测价值”,主要做了如下优化:
在人生质量得分中加入 “贡献” 目标
对每个目标问一句 “why”,它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我预测 2019 年得 75 分从哪儿来
只有对列举出的目标再三打磨,才可能诞生一份真正合适你的年度计划。
而这篇文章,讲第三步,被很多人忽略的 “如何追踪目标,为目标设置‘看板’”。
01 丨全部目标
把全部目标按照 “人生质量得分” 的分类,放进待办管理软件(我用的滴答清单),一来软件使用高频,二来可以随手翻看,强化记忆。
[滴答清单分标签计划]
02 丨核心目标
像占 40% 得分的 “核心目标”,只用待办软件强化记忆还不够,我会继续:
- 更换常用社交主页封面,如知乎
[知乎封面,暂未更换]
- 更换核心目标朋友圈封面图
[参考生活家小不点]
[参考关健明]
- 按月设置甘特图
[XMind 甘特图,待定版]
图用 XMind 绘制,不习惯的也可以直接手绘。
03 丨日常目标
除了按结果衡量的核心目标,还有按次衡量的长周期日常目标,如下:
[日常习惯得分]
这类目标可以每天追踪,如果你不像我用 Excel,那我推荐安卓用 “loop(习惯)” 这款 APP:
[在公众号回复 “习惯” 获取安卓下载链接]
有些目标按日追踪太繁琐,我会在月复盘 Excel 表格中手动填写一次,加深 “感知”,如下图:
[Excel 日常目标月度追踪表]
以上是我追踪目标的方法,除了这些电子方式,你也可以打印一份,贴在门口,每天睡觉前,拿着笔挨个勾选待办,同样不错。
总结来说,追踪目标的原则:
把目标刻在你常去的地方,不择手段强化记忆
周期性(日 / 周 / 月)复盘,最长不超过月
掌握了追踪原则,形式就不再重要,选自己喜欢的即可。
如果你有常用的追踪方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