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拿起麦克风就语无伦次丨参加银行螺丝钉读者见面会有感

Jan 7, 2019·

1 min read

周日和女朋友一起去东湖路的四阅书店,参加了银行螺丝钉的读者见面会。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书店门口摆放了螺丝钉的《基金投资指南》,才发现忘记带上他的书找他合影签名。

我们到场时是下午 2:20 左右,场中摆的板凳已经坐了小十个人,和女朋友挑了《北大公开课》和《不租房的 606 天》两本书,边看边等。

意外在《不租房的 606 天》里收获了苹果姐姐、“网球,圆圈,三万天” 几个关键词,意识到真心投入自己热爱的事,回报一定会来。

三点钟演讲准时开场,场地已经人满为患,到场的大概有 200 人,螺丝钉站着脱稿讲完了全部内容,不过内容比较基础,主要是:

  1. 有钱了才能投资,用闲钱投资

  2. 常见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特点

  3. 怎么买,买什么

  4. 推荐他的公众号 / 估值表

[钉大在分享]

讲完之后,还有读者答疑环节,中信的编辑给了左边两个,右边两个,中间三个提问机会,大家提问很踊跃。

然而我发现大家问的问题都特别大,而且问问题的时候,声音紧张到发抖,会语无伦次,和螺丝钉一对比,能感觉到明显差距。女朋友让我说话要多向螺丝钉学习,声音不紧不慢,眼神不飘,台风够稳,让人如沐春风。

螺丝钉回答完大家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插曲是他有一位女粉丝,说自己是螺丝钉的忠实粉丝,还给螺丝钉写了一首诗,念完后大家哈哈一笑,挺有意思。

螺丝钉感谢了这位粉丝,然后讲到他 “银行螺丝钉” 这个名称的由来,说他之前是学物理的,在银行工作一段时间后,跟着自己的兴趣,转行做了基金定投的科普。

最后轮到中信出版社的编辑结语,提到找螺丝钉出书前,给他做背调发现螺丝钉的笔记就写了 16 开大本有六七厘米那么厚,让出版社的人觉得这人特别靠谱。

让我联想到,想要出书必须得有足够多的积累,假如一本书 10 万字,背后的积累可能要达到 100 万字,才有底气。所以我觉得这两年我一定要好好打磨作品,争取年 40 万字,3 年后正好是出书的时机!

演讲散场后,和螺丝钉隔人合影,搞定回家。

总结来说,这次参加螺丝钉读者会的收获是:

  1. 要学习螺丝钉的台风,说话不疾不徐,眼神不飘

  2. 提问之前一定要打腹稿,别拿起麦克风就语无伦次

  3. 可以买话筒练习拿话筒发言的感觉,避免紧张

  4. 意识到基金的卖出次数也可以用牛市周期预估,A 股平均 5 个月

  5. 能不能在螺丝钉推文下留言,主动建广州粉丝群,借势聚拢钉大粉丝

这次参加银行螺丝钉的线下读者交流会,完成了我的里程碑事件 “参加 4 场线下交流会” 进度 ¼,既推动了目标,又学到了东西,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