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大数据:涂俊杰 2018 年的 8760 小时

·

4 min read

距离《个人大数据:涂俊杰 2017 年的 8760 小时》过去了一年,作为数字人文主义者,这是我的第 3 份数字年报。

今年(指 2018 年,下同)的年报主要分:2018 年我的变化,按月记事,2018 年总结、人生质量得分、2019 年计划,五大版块来梳理我 2018 年的得失。

希望对自己过去的一年有个交代。

01 丨 2018 年我的变化

1)认知

我从《我今年意识到的 22 条变化》中挑选了我最喜欢的 5 条认知转变,和你分享:

  1. 意识到 “如果必须经历,那么早做准备”,并开始认真考虑婚姻问题,和女朋友共同商定 “3-5 年规划”

  2. 控制消费欲望,拒绝为 “不好意思” 付费,一边攒钱,一边定投,强制储蓄的同时优化自己的财务收入配比

  3. 慢慢和父母增多交流,十一回家能和我妈分享见闻和自传,但和我爸的交流还不够多,已经和爷爷奶奶预约 “族谱计划”,带动整个大家庭 “为世界留下点儿什么”

  4. 放弃 “无效社交”,不参加无意义的聚会,只关注不超过 5 位密友,主动向厉害的人靠近,建立 5-50 关系网

  5. 努力思考 / 寻找自己的使命和愿景,规划自己的人生线路图,给自己打上 “自我量化” 的标签,希望将来有一天能推动实现 “把人接入云”

2)想法

从 2018 年 1 月 17 号开始,不定期在朋友圈分享我的想法,有的是我做事的方法论,有的只是突发奇想,甚至是光秃秃的几个关键词。

我把这部分内容总结成了《想法再好,也要落地》一文,从文章中的注释可以看见 “行动” 的力量,比如年初我还在发愁,说 “我的目标管理体系还不够丰富”,年底我已经能结合 XMind + 甘特图 + 滴答清单,描绘我的愿景地图。

比如我告诉自己 “注意力要从显性层移开”,现在我已经能利用时间数据计算出 “写作效率指标”,“时薪”,“隐性娱乐时间占比” 等等指标,我坚信这些 “不易得” 的指标,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

3)技能

在《568 小时 “阅览”,是什么组成了我?》文章中,我用词云的形式标出了我 2018 年重点关注、学习的内容。

单拆分出技能的话,大概是这些:

  • Inoreader

利用 Inoreader 构建了我的外部信息获取系统,使用 “关键词过滤” 定向阅读。

  • 滴答清单

用滴答清单 + 桌面提醒 + QQ 邮箱组成我的日程管理系统,时刻谨记 “要事优先”。

  • Xposed

随着微信好友越来越多,Xposed 提供了完美的 “过滤朋友圈广告” 解决方案,可以说它是我不想转 iOS 的主要原因之一。

  • 闲鱼&v2ex

接受二手,成了避免消费陷阱的重要选择。

  • Excel-VBA

把 Excel 时间记录宏化,当软件前端无法优化的时候,从后端的数据源入手,已实现 “一键月报” 和 “往年今日” 功能。

  • 小木屋图书

我多次宣传说我是 “小木屋的自来水”,搬家后,看实体书的次数越来越多,除了暂时还没解决笔记同步(目前多使用天若 OCR 转文字)的问题,其他都好。

  • Anki

Anki 填补了我 “等车” 之类的碎片时间空白,上车后打开 “卡片浏览器”,重温自己录入的 “读书笔记” 和 “想法集锦”,每次都有新收获。

  • 人生一页纸

概念来自 “辉哥奇谭” 公众号的分享,按照使命、愿景、价值观、3-5 年规划、关键结果来梳理目标,清晰明了。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虽然说学习这回事功不唐捐,但我更希望聚焦自己的关键目标,于是我的 2018 信息源开始变化。专注 “热爱”,减少 “羡慕”。

02 丨按月记事

2018 年即将过去,《整理照片时才惊觉时间飞逝》,我很怀念它。

2018 年 1 月:接待老友,写 2017 年报,百万英雄弃坑,换 SSD,年终述职,使用滴答清单,Xposed 屏蔽朋友圈,整理微信标签...

2018 年 2 月:帮女朋友搬家,公司年会,搬家,回家,参加好友婚礼,和我爸对谈,大扫除,室友开年饭...

2018 年 3 月:感冒,无纸化办公,补办社保卡,备份重要文件,送我妈相册,写年度问卷,艾奇课程合作,建 aTimeLogger 群...

2018 年 4 月:录课,公司 MTP 培训,修正时间记录项,和室友吃烧烤...

2018 年 5 月:艾奇课程上线,公司组织贵州游,优化财务统计,取消热点记录,aTimeLogger 汉化,投稿,取消朋友圈数据记录,做小龙虾...

2018 年 6 月:卸载抖音,恢复健身,更新简历,接待朋友,文章同步知乎简书...

2018 年 7 月:体检,生活数据宏化,更新简历,使用 inoreader,投稿少数派,接新闻稿广告,淘宝客,接待长辈...

2018 年 8 月:办广图借书证,主板返修,洗牙,帮女朋友搬家,梳理技能树,换眼镜,修改朋友圈封面,模拟炒股记录...

2018 年 9 月:拔智齿,开始基金定投,收读者赠礼,完结自传,去女朋友家拜访,理财培训,收一年信...

2018 年 10 月:回家,参观新房,和爸妈聊婚姻,申请入驻网易云课堂,海陵岛团建,制作人脉全息表,新增资产记录...

2018 年 11 月:换机械键盘,参加小灯塔派对,珠海游,思考人生使命愿景,学习 Anki,列书大纲,付费咨询小强老师,学保险...

2018 年 12 月:恢复公众号原创,整理往年作品,和女朋友聊 2019 年计划,清理微信僵尸粉,完成利器约稿,参加头条大会,看古董局中局,同事聚餐...

03 丨 2018 年总结

1)核心 3 计划

我在《2018,最重要的做 3 件事!》中分享了我核心目标的故事。

1.365 天朋友圈计划

每天最少发 1 条朋友圈,最多发 5 条,总计目标最少 5500 赞,1100 评论。

2. 自传完稿

共计约 12W 字,打印成册(Word 册或书)。

3. 时间管理体系系列教程

主要分《人生事件分类》《atimelogger 使用技巧》《如何用 Excel 整理时间记录》三大主题。

这 3 项核心计划总完成度 70%,回忆起当时拍脑袋设定目标的场景,就觉得好笑,但是核心目标只要是从 “↑生产率 =↑合格产品量 /↓时间” 和 “财富 = 家庭或人际关系,健康,自由” 这两个角度制定,不会错。

2)里程碑 4 事件

我在《生活是动态的》中列举了虽然不是我的核心目标,但我认为完成它们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的 4 件事。

  • 搬家

  • 上线艾奇在线课

  • 去女朋友家拜访

  • 梳理使命和目标

生活是动态的,或被动或主动。

我想起脱不花在《关于工作与成长的 121 条具体建议》里写 “主动点。对一切事” 这句话,我越来越意识到 “变好” 这回事,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3)我的贡献

我在《过去一年我创造了什么?》中展示并量化了我 2018 年为自己、家人、朋友,社会创造的价值。

  • 64 篇历史文章合集

  • 知乎被关注破 1K,阅读量 20.8 万,赞数 255

  • 投稿 4 篇文章,总计阅读量 11.8 万

  • 上线 1 门长约 5 小时的 Excel 实操课

  • 恢复运营公众号,关注者 460 人

为家人朋友,你需要付出整块的时间陪伴,而为公司社会,你需要高效率的创造成果。

4)日常 7 项

我在《“混日子” 的正确姿势》中说明了我的日常 7 项目标就是:每天读书 40 分钟、每天动笔写作、工作日效率超过 80%、每天锻炼、每天高质量沟通、每天早起,每天控制常规消费 < 50。

2018 年日常 7 项总分 2030,得分 914,完成率 45.0%。

5)年度时间消耗

我非常相信《时间在哪,成就在哪》,今年的时间消耗:

[时间消耗同比变化]

[时间消耗热力图]

[时间流向]

[娱乐&社交占比趋势]

[增益&损害时间趋势]

[每小时时间属性分布]

6)我的的影音视剧和游戏

2018 年的纯娱乐时间相比 2017 年减少 30.2%。

倒不是 2018 年多么努力,而是 2017 年过得太随意了。

[娱乐时间同比变化]

[观看超过 3h 的数据]

年度影视剧榜单:

  • 最触动电影:《入殓师》

  • 最佳动漫:《全职高手》

  • 最佳院线电影:《复仇者联盟 3》

  • 最佳电视剧:《司马懿之虎啸龙吟》

  • 最佳娱乐综艺:《这!就是街舞》

  • 最佳美食记录片:《人生一串》

年度音乐榜单:

[网易云音乐历史排行]

详情参看《从网易云歌单看性格》。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数据,发现 2018 年还是玩了游戏的,在 2018 年 2 月份,玩儿了 2 小时的 QQ 飞车

7)人际关系

2018 年共沟通过 419 人,其中只联系过一次的人数占比为 40.7%

[沟通人次饼图]

[人际关系质量箱型图]

根据 RFM 箱型图得出粗略的结论:

  • “家人” 整体的沟通质量有待提高(中位数线低)

  • “同事” 间的交流开始聚集在 5 个人身上(5 个异常值)

  • 高质量交流的 “朋友” 只有 3 位(且群体开始进入低分区)

  • 向 “添加” 的人学习,和 1 个人联系质量较高

  • “被添加” 组除 1 个人联系多之外,其余均为观光客

更详细的人际关系解读,可以看《365 天后,我只剩一半 “朋友”

除了已经是微信好友的朋友,我在《2018 年我 “特别关注” 他们》,还列举了部分我特别关注的人,他们是:

  • @阳志平: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心智工具箱” 公众号作者

  • @张辉:“辉哥奇谭” 公众号作者,前百度人,现车和家管理

并且在 2018 年年末,我还写了篇《2018,谢谢你们让我变得更好!》作为感谢信,感谢那些让我进步的人。

如果你也有想感谢的人,大胆说出来吧。

8)购物清单

我发现大家还是对 “购物” 更感兴趣,挑选《2018 年我购买的物件》里的关键内容再次分享。

多次回购 Top5

  • 碧浪洗衣液

  • 拉芳无硅油洗发水

  • 出前一丁(麻油味)

  • 卫龙素魔芋

  • 狮王极细 XS 牙刷

实体书

  • 《极速写作》

  •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在线课

[线上课]

软件 Top5

  • 微云

  • 腾讯 / 优酷视频

  • 滴答清单

  • 讯飞语记

  • 饿了么

社群(知识星球)

  • 曹将和朋友们

9)财务盘点

更新 12 月的消费,和《年底,资产盘点怎么做?》区别不大。

[资产瀑布图]

[收入占比]

重点关注:

  • 人、现金、资产、物品的梳理

  • 财富 = 留多少,而不是赚多少

  • 工资不能占收入的 99%

  • 理性投资,关注保险 / 保障

10)日常记录

2018 年共记录语音日记 278 条,照片 7870 张,文本 2319 条,约 10 万字。

[语音]

[照片]

[文本]

PS. 我的日记写法可参考《怎么写日记?

11)网页浏览数据

2018 年的网页浏览量同比提高 58.3%。

[年 PV 对比]

筛选出 “浏览量> 1000” 的域名如图示:

[浏览次数> 1000]

详情参看《求知欲≈每天提问 81 次》。

12)通话详单数据

2018 年主叫 452 通电话:

[通话情况]

和爸妈,爱人通话时长:

13)输出字数情况

2018 年输出 26.5 万字(不包含菜谱 / 点评 / 日记),写作效率同比降低 11.1%。

[写作效率同比]

写作的文章类型分布排序:随笔 > 复盘 > 书评 > 游记 > 影评。

[文章类型分布]

详情参看《多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

14)旅游出行

05.17:贵州贵阳黄果树瀑布

07.11:广东佛山清晖园

10.20:广东阳江海陵岛

11.20:广东珠海长隆海洋王国

15)大众点评美食地图

在《2018,美食不可辜负!》就里说了,2018 年口味依然偏重,对火锅烧烤店普遍评价高,咸鲜的粤菜爱无能。

给五星的美食是:

  • 芳叔鸡蛋仔

  • 北滘商业广场的钵仔糕

  • 永利寿司屋

还有个有意思的数据,下厨时间:

[下厨备注]

2018 年,泡面花了 11 个小时,我妈又要教育我了,哈哈

04 丨人生质量得分

受投资估值法启发,也深感人的情绪波动之大,很可能没办法准确的衡量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所以我思考制定了 “人生质量得分”。

每年满分 100 分,分成 “内心坐标” 和 “外部坐标” 两部分,前者占比 70%,后者占比 30%,它们由核心目标完成情况、日常目标完成情况、时间消耗目标、贡献、里程碑加分事件、财务状况、他人评分,7 个部分组成。

[优化后的评分组成]

2018 年,我的得分是 “63.8”,详细说明请参考《如果给今年打个分,怎么打?打几分?》和《过去一年我创造了什么?》两篇文章。

05 丨 2019 年计划

根据 “人生质量公式” 确定我 2019 年的年目标,并整理成《想象要狂野,预言要自证丨 2019 年目标》,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删除日常目标,替换为贡献目标

2019 年的核心计划:

  • 公众号书稿 100 篇【粉丝 1 万,单篇阅读量 1K】

  • 上线 3 门课【网易云课堂,aTimeLogger 基础 / 进阶 / 量化体系】

  • 和爱人分享 12 个主题知识【平均每天沟通 30 分钟】

  • 拿到 2 张证书【微软 MOS / 基金从业资格证】

[已更换朋友圈封面]

2019 年的贡献目标:

  • Excel 可视化【成果融入在线课】

  • Tasker/AHK【10h 掌握基础用法】

  • 为公司创造效益 ROI>2

  • 成为少数派签约作者

  • 拿知乎 “优秀回答者” 徽章

所有目标已经设置好看板,并且更换朋友圈封面,强化记忆!

[滴答清单]

[2019 年计划甘特图]

2019 年我给自己定的关键词是 “作品”,人生质量得分预估在 75 分左右,同比提升 17.6%,有段距离,我会好好努力!


因为篇幅较长,为了不给读者太大的阅读压力,我从 12 月月初就开始做内容拆分,给不重要的部分做了超链接,希望能或多或少给读者启发。

写到这里,2018 对我来说就真的结束了。

今年的年报结构做了大幅度调整,我希望我的年报不光只是展示我自己的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让读者看见过程,因为我知道,谁都不能一蹴而就,而我在认真积累

今年 5 月份,我在阅读《决战大数据》时,受到了一次 “打击”,起因是书里的这句话: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必须知道这些数据未来可以用来做什么,如果今天都想不出来的话,日后就更不可能了。”

作者让我突然意识到 “记录≠数据癖”,于是我取消了耗时长但意义不大的 “热点记录”,“朋友圈赞数记录”,删除了生活记录里 “为了记录而记录” 的字段。

我说我准备坚持记录 60 年,是因为我越来越发现记录的强大,它让我开启 “上帝视角”,进入 “觉知 - 归类 - 复盘 - 进化” 的良好循环。

相信时间的力量,开启新的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