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我想过但没做的选题

2022 年我想过但没做的选题

·

1 min read

我在《2022 年我放弃了什么》写的事至少都试过,「放弃」也没什么。但还有很多事,只是动心起念,加入待办后,又什么都不做。就像舌头下长的那颗小疙瘩,不疼不痒,但是每次你还会卷舌头刻意舔一下感受它,膈应人。

遇事不决就放弃 😐 而且放弃还有策略,有时候「坚决不做」的 list 比「我想做」的 list 更重要。网上流传巴菲特「25/5策略」,你可以试试。

简单来说,这个策略分 3 个步骤:

  • 写下你最重要的 25 个职业目标

  • 圈出你认为中最重要的 5 个目标

  • 划掉另外 20 个不够重要的目标

看出来了吧,关键在第 3 步,放弃那些你喜欢,但不够爱的事,别让它们分你的心。

是不是醍醐灌顶?但我做不到。我现有的技能和成绩,都是通过我对 25 个目标的好奇得来的,我没办法「过河拆桥」,但利用心理工具——换个说法,仍然值得一试。

就像我把「放弃」说成是「跳开」一样,我愿意定个时间期限,攻坚 1~2 个特定的目标,把其它放进待办的事情都暂时忽略。18 个月前,我做过一次这样的尝试,我决定专注做交易,但暂时失败了。

两种策略并不冲突,选择合适你的。

2022 年我有很多躺在待办的选题,因为各种各样的拖延,也不知道会不会做,写出来大家参观。

数字坟墓&纪念账号

这是我「数字遗产」的一部分,我想是不是可以带动更多人开始做这件事?毕竟如果不幸意外身故,网上资料长辈们不一定会处理,所以我每隔几年会更新自己的遗产视频,视频内容记录了我所有互联网资料的存放地址和我希望的处理方式,每年定时发送到指定邮箱(我信任的朋友)。

有点儿类似 B站 的纪念账号,身死灯不灭,把一部分自己留在互联网。残酷的是,「信任的朋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全部历史资料,也并不一定适合告诉所有人。所以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个值得信任的「数字坟墓」,让大家在世时申请提交资料,每年定期收费代保存,算是「互联网资产意外险」?

开源维护的人生地图

人一生重要的事就那么些:童年、升学、交友、择业、婚恋、工作、置业、理财、育儿、赡养、养老、传承……

如果有一张「人生地图」,里面是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处理方式参考(比如「历史上的伟人是如何度过 30 岁的?」)。当读者迷茫时,打开这张地图,代入自己所处的阶段,直接去表里找大家在这个阶段是怎么做的,经历了什么,做对做错了什么,或许会释怀许多。

重读童话/中学课本

这两件事核心都是「重读经典」,用成人的视角去重新学习小时候学过的内容。就像时隔十年,你重看一部电影,可能会发现很多因为有了新身份、新体验后带来的新视角细节。比如小时候我看《霍元甲》看得是李连杰拳脚生风,现在看得是一个人成长中的大起大落。我想这种回顾会很有意思。

学习用 beat 制作歌曲

高中的时候下过“FL Studio”,对音乐有过兴趣,但工作后再没理过它。前段时间看 @合合噠 的视频,她老公自己买 beat 制作歌曲,给她当视频的配乐。想到如果能有一套完全自创的产品(视频、音乐、脚本、演员,导演通通是我),应该会很有流批吧。

做「向大师提问」系列

最早是看 @金马 做的笑来搜,可以在线检索 @李笑来 老师的所有公开作品,我当初做「以张潇雨为方法」的时候,也想用这个形式。

把学习对象的所有互联网资料导入 AI 系统,让 AI 生成数字影像,并且模仿对象的口吻,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以为这一天会很远,没想到现在 ChatGPT 都来了。

整理基础概念库

这个想法好像埋伏很久了,最早是在《财富自由之路》里,李笑来写「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的依据很简单,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后来读 @张潇雨 的微博,他也提过类似的理念。

理解世界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把任何之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全都重新研究与思考一遍,并弄清楚它们运行的真正起源与机理。在这个过程中,自问的问题越基础、越显得不需要去质疑,收获往往就会越多——人为什么要每天吃三顿饭、买东西为什么要花钱、书籍和文章为什么会存在——真理通常就藏在这些大多数人想都不会想的事情里。——张潇雨

每个人都应该厘清自己脑子里的概念,特别是那些默认的日常,为什么要工作?什么是公平?对双方都有利就叫公平吗?甚至有「公平」这件事吗等等。在日常语境中,如果不厘清概念,你可能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连自己在说什么都不知道,谈什么有效沟通?

做三十而立的同学访谈

某天晚上失眠想到的选题,去对谈曾经的同学们,问问他们的近况。

在大家各自成长 10 多年后,站在三十而立这个时间点上,有什么感悟?我们保留了什么?又被改变了什么?整理好采访内容合集,打印送给原来的老师们。对我们是一种总结,对老师是一份回响。

想法还有很多。比如和《Steve说》学做「老爸 10 问」;像 @贺嘉 说的,给自己准备 10 个可以随时登台演讲的话题;参考 电影最TOP 和大象放映室做一期人物稿的视频;研究无纸化办公,彻底放弃纸笔……

这些都是灵感来了随手记,也不知道啥时候会做,等宇宙的信号。

写到这里,我觉得又能研究一下自己。

  • 数字坟墓&纪念账号——记录

  • 开源维护的人生地图——秩序

  • 重读童话/义务教育课本——回顾

  • 学习用 beat 制作歌曲——原创

  • 做「向大师提问」系列——整理

  • 整理基础概念库——秩序/整理

  • 做三十而立的同学访谈——回顾

emm,典型的知识工作者。

上面这些想法里,有没有你愿意付费,或者你知道已经有人在做的事?以及,你第一反应想到了谁,或者任何东西,可以分享给我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