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清华大学荐读书目》,悔啊,突然啥目标也不想干了,就想再读书。
列了「再读书」的 7 个步骤,留着参考:
目录式读书
读中学课本
读通史
读先秦经典
读国际经典文学
识别大宗师
读近代科学
可以不分先后,交叉进行。
什么是「目录式读书」,就是跟书单。不要光看自媒体年年更新的书单,要看经典的最小限度书单。像梁启超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钱穆的《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的几部书》,直接看《清华大学荐读书目》。还有百年前《京报副刊》的青年必读书,今人阳志平的《最小限度书单》。
此外,我也收集了一些国际书单:
跟着兴趣随便读当然可以,但对我来说,是时候学王强的,往前读些公认的经典了。
到处找推荐,其实中学课本不就是最趁手的书单吗?国家级收集的书单和名篇,够够的。而且成年后,见了点儿世面,再读中学课本肯定别有一番风味。小时候逃的课,敷衍的死记硬背,大了都得还回来。
最近听杨照的《史记百讲》慢慢对历史感兴趣了。特别是看到钱穆为唤醒国魂写《国史大纲》,突然好奇「屈辱的近代史」和「清政府无能」这些为了应付考试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了。国内逃不开钱穆和吕思勉,再辅以外国视角的中国史,比如《哈佛中国史》《剑桥中国史》。入门的话,我可能会先看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提到,中国哲学在暗示,西方哲学重推理,没有高下之分。读了这么多年《金字塔原理》和中信出版社,作为中国人,除了效率经管,是不是该去源头看看那些耳熟能详、千年不腐的《论语》和《唐诗三百首》是怎么来的,怎么编的。
另外,读经典还有个好处——提升审美,这些作者会自动在你脑子里 PK,分个高下。一直读一直 P,你不仅能选出大宗师来,现在大多吹水的自媒体作者,你也看不上了。
这种感觉,我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不喜欢季羡林的文字。一开始我读《牛棚杂忆》,很同情,但是越读越有种「扭捏」的感觉。我觉得他有很多想说的,但因为政治原因说不出来,但是他又往那个方向引,就让我很难受。再读他的《心安即是归处》和《无问西东》,经常借他人之口明谦暗夸,意思这不是我说的,别人怎么夸我你请看。还有,不同书重复的篇太多了,可能不是他的问题,但后人有圈钱嫌疑,也是抹黑。
勾起些历史兴趣后,我的疑问就是「如果每个时期都有一束聚光灯,比如百家争鸣、成吉思汗大一统、法国大革命……那么现在世界的舞台在哪?灯照在哪里?」
我要去读书了。
读书好啊读书妙,读书我快乐地呱呱叫 👶
🔗
《清空已购书单》
💳 想支持我并订阅我的动态和读书笔记,请购买我的 Telegram 频道,现价 499 元,我会用这份收入采集更多内容,用创作反哺。